返回
58hv
搜索

“变傻”、“秃头”、“性欲减退”……长新冠的可怕,一次给大家交个底

导读导读为了减轻长新冠带来的健康负担,我们不仅要提高对其风险因素的认识,还是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预防。来源:医脉通作者:大菊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


导读

为了减轻长新冠带来的健康负担,我们不仅要提高对其风险因素的认识,还是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预防。

来源:医脉通

作者:大菊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最近,随着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期的提前到来,新冠后遗症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 咳嗽 、疲劳、胸闷、 心悸 、 头痛 、关节痛、记忆力下降、味觉嗅觉丧失、焦虑、抑郁、注意力没法集中等等,都是新冠惹的祸。

还有网友说自己以前明明连续骑行5小时不带喘气的,现在不到1小时就林妹妹附体弱柳扶风状了;也有人食欲大增,迎风胖5斤;更有甚者表示自己感染的可能是不想上班毒株,看到老板就烦;男的说感染新冠后不想带娃不想做家务,女的说我感染后看到草莓、车厘子就走不动路……

新冠病毒内心OS:锅太多,背不动。

在与新冠病毒进行近两年的斗争时,就有专家表示,相较于新冠病毒急性期的症状,急性感染后长期出现的与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的持续症状同样令人感到担忧,这组症状被称为“长新冠”,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新冠后遗症。

长新冠是指感染新冠病毒的3个月后还有症状,并且最少持续2个月,且不能用其他疾病来解释这些症状,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定义为“COVID19后症状”。而“长新冠”出现与否,与新冠感染后首发症状的严重程度并没有相关性。

目前观察到这种新冠后症状有两种表现形式:1.严重的形式,例如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2.非特异性的形式,通常表现为疲劳和 呼吸困难 。

一篇纳入了25项观察性研究的系统综表明,长新冠的发病率从4.7%到80%不等,最常见临床表现是 胸痛 (高达89%)、疲劳(高达65%)、呼吸困难(高达61%)、咳嗽和咳痰(高达59%)、认知和 记忆障碍 (高达57.1%)、关节痛(高达54.7%)、 睡眠障碍 (高至53%)、肌痛(高至50.6%)和功能损害(高达50%)。

因长新冠的表现形式在个体身上的表现不尽相同,其发生机制尚不能完全明确,可能主要与新冠感染后的慢性炎症导致的多系统多器官损伤有关。

研究表明,持续的心血管系统症状可能继发于新冠急性感染期间发生的心肌损伤,同时可能是连续的冠状动脉灌注受限或严重缺氧引起,也可能是病毒诱导的微血管病变或心肌炎症所导致。目前普遍认为SARS-CoV-2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受体对心肌细胞的侵袭和全身炎症是心脏功能障碍的潜在机制。另一方面,新冠感染后的自身免疫障碍也是心血管系统症状持续存在的因素, 抗磷脂抗体 可导致血管炎症和血栓等并发症,而新冠 肺炎 患者在急性期发现了此类抗体。此外,新冠感染后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持续的心血管系统症状存在的又一因素。

持续性疲劳是多因素导致的,常见的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如大脑低代谢,肌肉线粒体功能障碍,而心理和环境因素也可能参与其中。

对于呼吸系统来说,肺纤维化是新冠肺炎潜在的长期并发症,其中长时间补充氧气可能会导致肺部氧化应激增加,从而有助于维持炎症状态,同时有利于激活纤维化途径。而长期的呼吸道症状可能由肺血管疾病引起,持续的肺部炎症也可能是其潜在的作用机制。而在没有肺部损伤的情况下,呼吸困难可能与自主神经系统疾病(胸内反射受体或脑干/大脑皮质区的潜在损伤)导致的不当通气调节有关。

骨、关节、肌肉疼痛的发生可归结于与组织损伤和自身免疫过程相关的血栓炎症机制。

长新冠中神经系统相关症状的发生可能与持续性的神经炎症有关,SARS-CoV-2通过鼻腔或血液传播到大脑中,可能引发神经炎症,持续性的神经炎可能导致神经 认知障碍 和心理健康障碍,也可导致头痛全身疼痛等症状。而神经上皮内的持续炎症以及SARS-CoV-2病毒的持续存在可能是嗅觉味觉丧失的元凶。

内皮功能障碍和微血管病变被认为是肾脏损害的潜在机制,SARSCoV-2能够侵入多种类型的肾脏细胞。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出现主要与ACE2在相关细胞上的表达有关,如 ACE2在胰腺b细胞上表达,而SARS-CoV-2可能会损伤这些细胞,从而引发 糖尿病 ;ACE2在甲状腺细胞上表达,病毒入侵可能会对甲状腺造成直接损害,或者在疾病早期通过释放细胞因子间接损害。

消化系统症状中,严重新冠感染急性期的细胞因子风暴可能导致肝胆损伤,可导致感染后的持续症状的发生。ACE2受体的表达使食管和肠上皮细胞容易受到直接病毒损伤,病毒清除后,先前的高炎症状态和微生物组失衡可能会损害胃肠道完整性和功能。

潜在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可能导致长新冠的发生,有研究表示在无症状受试者的下消化道中发现了SARS-CoV-2持续存在,这表明组织中残留的病毒蛋白可能是诱发持续免疫反应的基础,而弥漫性和持续性免疫炎症会损害相应的器官功能,从而表现出一系列临床症状。

还有研究显示,与未感染新冠的人相比,阳康后12周,至少有5.4%的患者出现一种长新冠症状,共有62种症状与新冠感染显著相关,根据相关性,主要症状依次排序为:嗅觉丧失、脱发、打喷嚏、射精困难和性欲减退。

通过各种报道,目前我们对长新冠的风险和其发生原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看起来像是没有那么恐怖了,但新冠感染恢复后的降智状态还是很让人头秃的,咳嗽、味觉嗅觉丧失乃至秃头都可以忍,“变傻”无法容忍。

近期,很多朋友反应新冠感染康复后,经常感觉自己精神疲乏,反应变迟钝了,记忆力下降了,无法集中注意力了,好像脑子里被蒙上了一层雾,整个人显得笨笨的,因此“脑雾”这一话题也冲上了热搜。

脑雾并不是一个医学术语,它主要用来描述个人自己感觉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的一种状态,可列入认知功能障碍范畴,它其实也是新冠感染后神经系统损伤的一种表现,在年轻成年人(18–55岁)中表现尤为明显,并且女性、感染开始时的呼吸问题和ICU入院等因素与患者报告慢性COVID后“脑雾”显著相关。芝加哥神经新冠病毒中心(Chicago Neuro COVID Center)的一项研究包括了6个月内50名COVID阳性患者和50名COCOVID阴性(未经测试)患者,并比较了两组患者的长期神经和认知功能结果,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是认知障碍,伴有脑雾的患者占81%。

脑雾的发生机制可能与大脑低代谢损伤有关,严重的新冠感染后的免疫反应和细胞因子风暴导致了神经炎症以及 脑损伤 。有病例报道,感染新冠的患者脑部FDG PET扫描显示嗅回、杏仁核、 海马 、扣带回和脑桥等区域的代谢降低。

关于脑雾该如何治疗,有专家表示如果仅仅是功能性的影响,一般来说这类症状会在3个月左右可自行逐步缓解。

为促进康复,建议大家保持积极的心态,留足“阳康”时间,保证睡眠,适当进行有氧运动,适度参加社会活动,还要健康饮食,保证水果、蔬菜、坚果、豆类、谷物等的摄入量。膳食补充剂中, 维生素 和矿物质,含有抗炎和抗氧化成分,因此它们已成为长新冠的潜在治疗方法;辅酶Q10、人参和刺五加的提取物补充剂可缓解长新冠患者的疲劳症状; 烟酰胺 核糖可改善长新冠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和慢性疲劳;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如木犀草素和槲皮素可抑制肥大细胞调节免疫功能;适当补充益生菌可改善新冠后微生物紊乱。

最后,为了减轻长新冠带来的健康负担,我们不仅要提高对其风险因素的认识,还是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预防。接种疫苗有助于控制新冠肺炎的急性和长期症状,积极抗炎治疗对于控制SARS-CoV2的病毒表现以及临床后遗症至关重要,适当的营养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提高人体免疫力,这些均有助于我们积极应对长新冠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Cabrera Martimbianco AL, Pacheco RL, Bagattini ÂM, Riera R. Frequency, signs and symptoms, and criteria adopted for long COVID-19: A systematic review. Int J Clin Pract. 2021;75(10):e14357. doi:10.1111/ijcp.14357.

2. Greenhalgh T, Knight M, A'Court C, Buxton M, Husain L. Management of post- acute covid- 19 in primary care. BMJ. 2020;370:m3026.

3. Castanares-Zapatero D, Chalon P, Kohn L, et al. Pathophysiology and mechanism of long COVID: a comprehensive review. Ann Med. 2022;54(1):1473-1487.

4. Asadi-Pooya AA, Akbari A, Emami A, et al. Long COVID syndrome-associated brain fog. J Med Virol. 2022;94(3):979-984.

5. Hugon J. Long-COVID: Cognitive deficits (brain fog) and brain lesions in non-hospitalized patients. Presse Med. 2022;51(2):104090.

6. Koc HC, Xiao J, Liu W, Li Y, Chen G. Long COVID and its Management. Int J Biol Sci. 2022;18(12):4768-4780. Published 2022 Jul 11. doi:10.7150/ijbs.75056.

7. SubramanianA,Nirantharakumar K, Hughes S, et al. Symptoms and risk factors for long COVID in non-hospitalized adults. Nat Med. 2022;28(8):1706-1714.

责编|亦一 米子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声明:内容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

相关内容

为什么现在大家越来越喜欢喵星人? 为什么大家都不太敢养“拉布拉多”?这7个缺点,很多人不能接受 为了感谢大家的喂养,它每天“护送”大家回家,雨天也未曾缺席! 世界上可怕的入侵物种,体长2米,50年内竟灭绝200多种生物 世界上“最大”的狗,藏獒见了都不敢招惹,看完才知道有多可怕? 一次真的不要遛太多狗哈哈,对不起我不该笑 一年掉两次毛,一次掉半年,这就是我不敢养柴犬的原因 “最难”完成的一次作业,孩子笑个不停,小猫:让我蹭一蹭 黄瓜最近火了,教你特色新做法,这味道绝了,一次6根不够吃 香蕉这样吃才过瘾,一次做5斤,出锅那一刻,全家馋的流口水
再熬2周,四大生肖大显身手,福气满满,有钱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