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8hv
搜索

以大创新引领大转型,武汉经开区奋力打造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

导读极目新闻记者 姚岗视频剪辑 姚岗通讯员 李金友“前方即将到达目的地,请在车辆靠边停稳后下车,期待再次与您相遇。”1月29日下午3时许,一辆“萝卜快跑”全无人......

极目新闻记者 姚岗

视频剪辑 姚岗

通讯员 李金友

“前方即将到达目的地,请在车辆靠边停稳后下车,期待再次与您相遇。”1月29日下午3时许,一辆“萝卜快跑”全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平稳停靠在军山新城春笋附近。“这辆无人驾驶车会自动避让附近的车辆及行人,还能在车上听音乐,行驶得很平稳。”谈及乘车体验,乘客李女士觉得很新奇。

就在她体验全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同时,武汉市正在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擂响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鼓。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考察时指出,如果我们每一座城市、每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每一家科技企业、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能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目标。以大产业带动大创新,以大创新引领大转型。武汉经开区牢记嘱托,旗帜鲜明提出打造中国车谷,明确提出二次创业,奋力“追转超”,重点在转型升级上下功夫,把创新书写在发展的大旗上,把创新链建在产业链上,推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实现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

聚集大产业,中国车谷位列全国汽车强区第一方阵

承载着武汉的“汽车梦”,武汉经开区从沌口郭徐岭粮库出发,实现了从“一辆车”“一个企业”到“一个产业集群”的“三级跳”,成为全国汽车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和中部汽车产业创新高地。

电动化、智能化潮流,加速重构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预计到203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有6到8倍的成长空间。汽车是湖北第一大支柱产业,2022年,我省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确定为突破性发展的五大优势产业之一,提出实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汽车研发和生产基地。作为湖北省汽车工业的主战场,武汉经开区主动下好“先手棋”,以“二次创业”的勇气和决心,坚定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推动汽车产业“增量转型”。2022年6月,武汉经开区揭牌设立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以100平方公里的面积,着力引进百亿级重大项目,全面提升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眼下,在武汉之南,岚图汽车、路特斯汽车全球智能工厂、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猛士科技等7个新能源整车厂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中创新航、智新半导体等“三电”项目“串珠成链”,已建、在建新能源汽车产能已达130万辆,位列全国汽车强区第一方阵。去年底,以武汉经开区为龙头,“武襄十随”汽车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武汉经开区将抢抓新能源汽车市场‘黄金十五年’窗口期,全力打造下一代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新高地。”武汉经开区负责人表示,将更准确地把握技术变革方向和产业变革趋势,建设前端、尖端、高端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新生态。

推动大创新,武汉经开区迈向“自动驾驶之城”

近日,武汉市第五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正式公布。这批开放测试道路全长约344公里,全部位于武汉经开区。武汉经开区成为中部首个全域道路支持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的区域,阔步迈向“自动驾驶之城”。

在武汉经开区660多公里的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上,东风、百度等18家自动驾驶企业的百辆自动驾驶汽车开展测试、运营。每天,在武汉经开区“智慧的路”上,东风悦享“春笋号”无人驾驶小巴服务市民出行。2021年12月至今,东风悦享已在中国车谷开通10条自动驾驶商业运营路线,投放运营车辆40多台,累计运营里程33.6万公里,“春笋号”安全接送乘客5.5万人次。今年二季度起,东风悦享还将陆续拓展20条运营路线,投放车辆300余台。


如今,东风悦享已经走出武汉,在全国20多个城市开展商业化运营,还携手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打造全球37个智慧港口。“在中国车谷这片创新的高地上,无人驾驶行业进入‘黄金期’,如春笋破土,拔节生长。”东风悦享首席执行官李凯说。

与李凯有同样感受的,还有百度自动驾驶安全与政策负责人吴琼。2022年5月,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落地武汉经开区,并于当年8月启动国内首个全无人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而在12月实现跨区通行和全无人驾驶夜间运营。百度自动驾驶安全与政策负责人吴琼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百度在武汉跑出了自动驾驶商业运营的“中国速度”,计划投入超100台无人车,并将进一步扩大运营规模。据吴琼介绍,“萝卜快跑”已经服务了140万订单,成为了事实上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武汉经开区全域道路支持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将有助于百度的技术进行不断拓展。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积极对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重大战略布局,以建设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为契机,打造“双智”创新平台,构建自动驾驶产业生态。自动驾驶研发创新平台、武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武汉基地等“双智”平台,集合产品研发和转化、中试熟化、孵化服务、人才服务等功能,建立了1个院士工作站、23个联合创新实验室和1个国家级智能交通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形成了6项智能网联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发布了智能网联道路建设标准。


引智入车谷,产业创新平台集结成群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新年伊始,位于军山新城的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中试基地再度“迎新”。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多功能导体隔膜中试及产业化项目正式入驻并开展产线搭建,起跑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该项目对解决当前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和提升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我国新能源和半导体产业链筑起安全屏障。

把武汉的科教资源优势变成创新发展的胜势。武汉经开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携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跨越“死亡之谷”。2022年5月,武汉经开区携手华中科技大学,共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聚焦汽车、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等产业,打造中试平台集群,产生一批高质量创新成果,培育孵化一批高质量企业。华中科技大学的科研平台、工程中心向中国车谷延伸,首批20个优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入驻中试基地进行熟化、孵化,科研成果产业化落地步伐越来越快。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刚刚过去的2022年,武汉经开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引“智”入车谷,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教育科技创新园区(军山校区)、武汉理工大学“三院”、武汉商学院马影河校区先后启动,人才、技术、平台等创新要素不断集聚。

作为“四不像”研发机构,武汉中科先进院重点研发电子信息、新能源领域的关键性战略材料。去年,武汉先进院突破低成本气凝胶制备技术,打破国外企业垄断。武汉先进院中试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刘天时介绍,该院在军山新城建设的中试基地,一期工程已完成建设,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夏天投入使用。其中,3000平方米电池新材料中试基地已建成5条中试生产线、投入使用。

今年,武汉经开区力争新增10个以上高水平创新平台,引育12个中试平台。其中,东风公司牵头组建湖北车谷实验室,吸引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来区设立车谷分院值得期待。

全域造生态,“真金白银”支持创新发展

今年初,亿咖通科技再次出海。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23国际消费电子展上,亿咖通科技与奔驰smart汽车展出了由两家公司携手打造、由AMD技术赋能的高性能沉浸式智能座舱旗舰车载计算平台。

亿咖通科技,只用了5年时间,就快速成长为全球化出行智能科技公司,成为湖北省2022年唯一“驼鹿”企业。2022年12月,亿咖通科技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首家登陆美股的中国汽车智能化初创企业、武汉经开区的首家美股上市企业。“落户武汉短短几年时间,亿咖通科技融入了市区创新政策营造的创新氛围中,产值增长14倍多。”

亿咖通科技武汉运营中心总经理陆非说,亿咖通科技每年的研发投入至少占营业收入的30%,迄今累计研发投入超40亿元,“各级政府营造的全域创新生态,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我们矢志做科技自立自强的‘攻坚者’”。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让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武汉经开区舍得投入。武汉经开区依据“科创33条”、人才强区“黄金十条”等创新政策,向3000多家企业累计兑现惠企奖励资金近30亿元。就在去年,依据“科创33条”对独角兽企业的奖补条款,亿咖通科技获得了500万元奖励。


“经开区靠产业集聚走到今天,也要靠产业创新走向未来。”武汉经开区负责人表示,把科技创新的第一生产力变为“二次创业”腾飞的“最大推动力”。中国车谷将抓住产业创新这一关键,充分发挥“武襄十随”国家级汽车产业集群龙头优势,加快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每年拿出不低于20亿元支持创新发展,全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建设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为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

(来源:极目新闻)

声明:内容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

相关内容

雷丁事件折射的产业危机 低端新能源车是“等死”还是“找死” 鄂州现代农业产业招商项目集中签约,合同总金额达36亿元 长城魏牌发力,全新大6座SUV内饰曝光 评论:元宇宙产业“外冷内热”,三大运营商有望“先发先至” 聚焦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曾毓群建言献策 科技奔跑者丨吕佳:成都始终在布局创新源头、打造创新平台上奋力求解 研报丨2023年面板产业由谷底复苏,预期面板驱动IC需求将逐季回温 湖北省2022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保持快速增长 燃油车奋力反击 2023年重磅新车上市 你喜欢哪个? 威刚:内存产业需求有望从第三季度起恢复增长动能
再熬2周,四大生肖大显身手,福气满满,有钱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