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8hv
搜索

与其强求「死飞不死」,不如让它继续小众|专访 THE WAY BICYCLE 主脑 谢君壕

导读还记得以前死飞爆火的时候,各种社交平台总会看到死飞的身影。反观现在,连我自己也只是偶尔发一发。想起上次发圈时,就有人评论:“原来你还在骑死飞,还以为你......


还记得以前死飞爆火的时候,各种社交平台总会看到死飞的身影。反观现在,连我自己也只是偶尔发一发。想起上次发圈时,就有人评论:“原来你还在骑死飞,还以为你没再坚持了”。看到评论的那一刻,心里五味杂陈。


image:IG@lifewithfixed

自半年前写了之后,我的心态有了些转变,也一直在寻找国内还“存活”的死飞 OG,想一起聊聊现在国内的死飞现状,一是希望延续大家对于死飞的热情,二是也想着为中国死飞文化出一份力吧。


image:IG@taaatiuo

我猜你们心里都一定会有一个人选,并希望他能出现在这里,但回归到死飞玩家这一身份的我,确实是带着一点私心。我邀请了上次文中提到的“岛主”,谢君壕。毕竟就像上次说的,他或许是我见过最爱死飞的人。


image:THE WAY BICYCLE

在国内死飞最低谷的那段时间里(2020 年),他选择圆梦开了一家店,也许真的没谁了。其实我们并没有很熟悉,甚至还没约过一起骑车。想不到第一次与他深入交流是以这样的形式,那事不宜迟,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image:THE WAY BICYCLE

Ryan

我们不如就先聊聊现在的中国死飞现状~

这两年国内是有点回暖的趋势,现在有不少玩家会在某红书、某音这些平台上发表死飞动态,而且在城市骑行热潮的助推下,死飞也能“趁机”重回大众的视野。这样不但能呼吁一些老玩家回归,多少也注入一些新鲜血液。

谢君壕


image:THE WAY BICYCLE

Ryan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某红书“死飞不死”的标签居然有六百多万的点击量,超级离谱。

其实也还好吧,毕竟死飞在国内确实有过一段巅峰期,而“死飞不死”这个词我自己是觉得有点奇怪。因为死飞本就是一个小众的街头文化,对于现在国内来说甚至可以说是极小众(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其实玩死飞的一直是那一群人。

小众文化毕竟还是小众文化,不是所有人都会在一个小众文化上面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热爱,包括很多其他东西都是,比如滑板、涂鸦、街舞等等,是很正常的现象。其实现在很多自行车大厂都不再推出场地车架(死飞车架)了,只剩下 Cinelli、MASH、ENGINE11 等这几个品牌还在推出。

谢君壕





Cinelli x Mash 2009,YYDS!| image:IG@zealcycling

Ryan

确实是这样,不论是缺乏热情,还是各种因素......比如我身边一些朋友,工作忙导致聚集的时间少了,然后慢慢也很少骑车了。

不管怎么说,很多小众文化也还会面临一个问题,年龄问题。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不难发现骑车其实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比如在夏天骑车可能会面临中暑的风险,冬天骑车又扛不住刺骨的寒风......

除此之外,我们难免也有一些新的爱好,比如现在国内新兴的 Cargo Bike,或者其他领域的汽车、音乐、相机等等。而且大家 Keep 不住骑车的主要原因,还是觉得没人一起骑车了,同时新人也很少会和老玩家骑在一起,所以就断层了吧。

谢君壕


死飞也不是没有户外越野技能 | image:THE WAY BICYCLE

Ryan

是的,好像每一样东西都是需要不断地更新迭代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正所谓好的东西都是演变出来的,就比如各种电子产品,以及我们自身也是。

对,一定是这样的。老玩家和新玩家玩不到一起,估计还是因为年龄差,而且也没有共同话题,我估计新玩家也不一定会想和老玩家一起骑的。其实无论是自己骑还是大家一起骑,我觉得你想骑那就骑,不想骑也可以不骑,很简单的一件事。

谢君壕


image:THE WAY BICYCLE

Ryan

鄙视链无处不在啊......回想起我刚入圈时,自己的车还是比较 Low,一直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骑。

对啊,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很少会有新车友加入到自己的小圈子里。小众文化本来就是由很多个小圈子组合而成,而死飞,注定不是一个主流文化吧。

谢君壕


image:THE WAY BICYCLE

Ryan

回想起以前巅峰期,每个城市多多少少都会有死飞店,他们倒会把各种小圈子串联起来,然而现在,车店都没几家了。

还是和大环境有关吧,说回死飞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新奇、很帅、贼有风格,然后入坑。我们以前是这样,现在的年轻人估计也会这样认为,所以当时爆火之后肯定会有人想着去赚一笔。以前最夸张的时候,一些大城市都会有好几家死飞车店,当热潮退去,商家觉得赚不了钱自然就不会坚持下去啦。

谢君壕


image:THE WAY BICYCLE

Ryan

话说死飞从 08 年进入中国,到现在居然已经有十五年了,整整十五年......最巅峰的是哪一年呢?

死飞在国内真正开始被人熟知应该也是 10 年之后,所谓最巅峰的时期我觉得是 13 年或者 14 年。当时就算不在大城市,你也可以在网上看到不少关于死飞的讯息。

谢君壕

Ryan

我刚好也是在 13 年开始玩,还记得当时网上有一个死飞 DIY 的网站,我们可以在上面自由选择每个部件的颜色,然后生成一张图片去网上或者线下找商家组(组车,将各种零部件拼装成一台死飞),所谓的 DIY 整车。

是啊,以前很多这种网站,还有论坛、微博等等一些交流平台。当时基本每个地方都会有一个闲置博主,现在去搜一下估计都还找得到,不过大都在 16、17 年开始就停更了。

谢君壕


image:THE WAY BICYCLE

Ryan

所以我之前那篇文章就想看看国内的死飞文化,到底变成什么样了,后来没想到会有那么多还在骑死飞的伙伴在转发。

我觉得反响大的原因,主要是对于以前的老玩家来说,死飞代表着他们的青春,也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回忆。而且国内这几年也没有一个像死飞这样的文化走出来,可能就是户外文化这两年比较火一点,但还是不太一样,也不能类比。主要死飞在国内也存活了十多年,这个东西还是会有很多人知晓。

谢君壕


image:THE WAY BICYCLE

Ryan

确实是没有一个新兴文化能像死飞一样那么火爆,包括现在流行的飞盘、陆冲板、腰旗橄榄球等等,我感觉都还达不到死飞那时的巅峰水平。

如果按极限运动来算,死飞其实还是比较入门的。虽然死飞是固定齿轮,但只要稍加练习,对于会骑车的人来说还是很简单的,而且它本质上是自行车,是一种交通工具,像其他的滑板或者飞盘就很难做到这一点是吧。

谢君壕


image:THE WAY BICYCLE

Ryan

当时死飞卖得也不算贵,入门款一千多两千就有,国产“神车”甚至几百块就有了。不论是上手难度还是入手难度都比较低,而且既能当成代步工具,又能耍帅,确实香。

我倒是很好奇你从入圈到现在,一共拥有过多少台死飞?还有为什么在 2020 年,可以说是死飞低谷期的这么一个节点选择在佛山开一家死飞车店呢?


没记错的话我应该是 2012 年入圈,那时候想买一台自行车代步,就在网上看了许多车型(山地车、公路车、折叠车等等),突然看到有一种是没有刹车也没有变速的,就觉得很奇怪,接着开始在网上浏览各种关于死飞的资讯,最后就入坑啦。

那玩到现在也有十年不止,组过的车应该有四五十台,经我手但没怎么骑过的车肯定有过百台,后来开店就更不止这个数。不过现在自己平时骑的加上收藏的,应该有二十多台吧。

关于开店,这其实是我刚入圈时给自己定的一个目标,也可以说是梦想。当时本来是在珠海工作,然后我还挺喜欢佛山的生活节奏,而且佛山死飞在当时也需要注入新鲜血液,所以我就来了。

谢君壕







Ryan

我记得你之前还跑去香港,拍过一条死飞纪录片。当时我看完整个人都燃起来了,超级兴奋。后来也超想去香港、澳门这些地方骑车,现在疫情放开了,说不定很快就能出发。

那有可能是我为死飞做过最正确的事......

当时是有两个玩得很好的车友,他们问我要不要去香港骑车,然后就出发了。我们那时候就觉得,既然香港都来了,为什么不做一些更帅、更酷的事情出来呢?我们就想为中国死飞文化做一点事情,而且这么多年也没有一条像样的片子,也想让外面的人知道中国死飞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水平,所以我们就拍了。

没记错的话应该是 2019 年拍的,当时中国死飞已经走了好几年下坡路,有不少老玩家初心复燃,看完之后纷纷都说要回来骑车。所以这是一件非常正确的事情,让大家都回忆起以往一起骑车时的快乐情景,甚至还有一些不骑车的人都在转发,真的意想不到。

谢君壕


image: THE WAY B ICYCLE

Ryan

那香港之旅就等你安排了啊哈哈哈。除了这次香港之旅,我还记得你有一次去外省参赛(死飞野猫赛)还拿了名次的。

那就要再往前两年了,是 2017 年 PSYCLE 厦门第二届野猫赛。当时真的不要命地骑,比赛前一晚跟着厦门本地车手踩点,一直跑到凌晨三点钟才回酒店睡觉,第二天 10 点又爬起来参赛。

谢君壕


图右为谢君壕 | image:IG@nabiistpe

Ryan

你当时好像是骑了一台 njs(日本自行车振兴会的缩写,一般也指经该协会认证的竞速车架),好像是 nagasawa。

那两年骑车是真的“癫”,因为我前一年(2016 年)去了陈总(深圳 ZealCycling 主脑)那里,每天都骑几十公里,从南山到福田来回骑,后面还试过从深圳骑去厦门。我就这样骑了一段时间,第二年去厦门野猫赛夺得了外地组第二名的成绩,也算是来之不易吧。

谢君壕


世纪合照:谢君壕与陈总 | image:THE WAY BICYCLE

Ryan

不过反观现在,比赛都屈指可数了,谁还会这么拼命地去骑死飞呢?所以我又想 Cue 回上次的文章,应该是不会有第二春的吧。

死飞第二春吗?肯定是不会有第二春的了,我还是坚持我自己的观点,小众文化依旧是小众文化,成为主流是极低概率的一件事。在我看来,以前国内的巅峰期是不正常的,现在这种状态才是正常的。

谢君壕


image:THE WAY BICYCLE

Ryan

不得不说,现在沉淀下来的玩家都更加会玩了,街上不会再有各种五颜六色的神车,整个环境都比较和谐,我倒觉得挺好。

中国死飞至少也沉淀了十年嘛,现在的玩家都会按照自己的个性想法,去海淘一些比较高端的配件回来自己组装。而且他们也会在 IG 上发车照,让国外玩家能看到我们中国死飞厉害的一面。相比我们一开始玩的时候,现在中国的死飞文化可以说已经逐渐成形了。

谢君壕


GT GTB | gif:THE WAY BICYCLE

Ryan

你现在作为一家死飞车店的老板、死飞文化的推广者,你有想过去聚集以前的玩家或者新加入的玩家,带动更多的人一起骑下去吗?

其实我还真没怎么想过这种问题,我觉得他们想骑就骑,不骑就算,毕竟每个人的生活状态以及所处的环境都不一样。我可以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自己喜欢的事情一直坚持下去。其实也不用说坚持,我骑死飞这十年一直都很开心,只不过是骑得多和少的区别而已。

如果是热爱的话,怎么可以说是坚持呢?难道我骑得少就不爱了吗?我把车摆在家里也可以是热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玩法,怎么样才算是坚持?怎么样才算是喜欢?怎么样才算是热爱?这太难定义了,我想得很简单,如果各位车友有什么需求,THE WAY BICYCLE 的大门会一直敞开,等你们来。

谢君壕


Ryan

你这一说直接说到我心里去了......所以你现在开车店的梦想已经实现了,接下来会有什么目标吗?有什么更大的野心?

人总是贪心的,我现在想要一间更大的车店,一间可以将咖啡、生活、死飞融为一体的车店。就算不是玩死飞的人,也可以来我这里坐下来喝一杯咖啡,观赏一下精致的死飞配件,感受一下死飞文化。

而且对于中国的死飞文化来说,是需要有人去输出的,我也在尝试去成为其中之一。

谢君壕


image:THE WAY BICYCLE


还记得那天采访是在晚上 10 点,我一下班就跑去 THE WAY BICYCLE,然后他连饭都还没吃,反而是和我一起畅谈中国的死飞文化,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有点搞怪(如果不是第二天还要上班,肯定和他骑车去了)。所以跟他聊完之后,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正如他所说,“我现在的话,只想专注于推广死飞文化”。而店名 THE WAY 直译过来是方式的意思,其实他是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骑车也是同理。


但愿死飞以后不会有这样的下场 | image:IG@taaatiuo

回归到我们自身,是不是也可以力所能及地去为我们的死飞文化贡献一份力量呢?希望多年以后,如果有人问起你“死飞是什么?”时,我们可以很自豪地道出心中最诚挚的答案,告诉他曾经的中国死飞是有多么牛皮!

最后,我真的很想大喊一句,得闲踩车(有空骑车)希望这句话,不会像“得闲饮茶”那样,只是说说而已......


‍ ‍

声明:内容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

相关内容

Xbox高管称《光环》将继续由343制作 但是可以找外援 马自达或将继续停产明星车型 真的要躺平了吗 运营商继续“狂飙”公有云市场:天翼云跻身三甲 移动云增速霸榜 美国继续傲慢打乱全球芯片产业链,然而美国芯片却顶不住了 美国继续作恶,然而美国芯片行业却频频暴雷,要一条道走到黑? 继续说济宁美食 继续采用内燃机 奥迪全新A4 Avant最新谍照曝光 继续追加投资,宁德时代为何看上这家车企 继续减少!3月10日,油价距搁浅还差35元,有望搁浅或下调 稳坐销冠还要继续卷?冠军版唐汉席卷而来
再熬2周,四大生肖大显身手,福气满满,有钱有底气